學員背景
公司: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
部門:產品業務部
職位:併購業務高級經理
畢業院校:華五本科+英國top碩士
參加BankerMentor PET項目,Mentor為某亞太地區領先的PE基金合夥人(Partner),目前已成功獲得offer
為什麼申請明門實業求職
因為不准備在英國定居,我在牛津讀完 ** ster之後,就放棄了London BB IBD SA的機會,進入了國內一家一線企業做併購業務。因為老東家是台灣併購領域的龍頭,我工作以來參與了不少境內外大型併購項目,也拿到了不比外資投行遜色多少的薪酬。
但從工作的第一天起,我就定下了三年內轉業務的目標。原因很簡單,投行更像是撮合交易的中介,自身不會做投資決策和價值判斷,另外,IBD工作比較辛苦,買方的work-life balance也會好一些。
我的優勢在於摸爬滾打的項目經驗,但劣勢有3個:a. 缺乏筆試和麵試經驗,不了解大型PE基金的modeling test和 interview outfit;b. 缺乏投資領域的綜合知識和理解;c. 因為沒有大型PE高層人脈,我對PE行業的認識並不清晰。
第一個問題還算好解決,因為在IBD的建模和工作經驗,針對性做準備即可。但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卻是致命性的,因為有實力的競爭者都不會倒在簡歷關和筆試關,private equity insight & skillset & practice knowledge會是面試環節的決定因素。而後面諸多PE基金的面試中,也證實了我的預判。
這個時候我了解到bankermentor有專門針對PE求職的track,並且配備MD和partner級別的mentor,對我會是個比較契合的補充,所以就申請了。
明門實業筆試面試經驗
金融行業就像一個圓錐狀的金字塔,金字塔頂是private equity和hedge fund,而且越向上爬,越是people business,除非你一直做execution,否則人脈圈就決定了自身地位。
明門實業基金的招聘可以用四個字形容:五花八門。
與歐洲市場不同,中國PE行業魚龍混雜,但那些優秀的基金招聘標準並未有什麼差別——只從頂尖的投資銀行里招聘最優秀的一小撮人。因為PE的headcount都有限,且PE的turnover不像投行那麼高,招人很挑剔,所以並沒有一個常態化的招聘渠道,但一旦能夠通過簡歷關,大PE的筆試和麵試的關注點是高度一致化的
招聘渠道:大概有一半多的機會是獵頭推薦, mentor幫我介紹了三個,還有一個是通過校友推薦,剩下兩三個是自己在efinancialcareer、LinkedIn上投簡歷得到的。
筆試:有一些求職機會沒有筆試,大型人力銀行普遍都有。類型上分為LBO和普通的 DCF,時間上4h-24h。基本都會給10K和initiating coverage report,要求完成model + IC memo,跟BankerMentor提供的三套樣題基本完全一樣。只要用心聽了BankerMentor第一部分的課程,筆試關不會倒下。事實上如前面所說,最重要的是面試,因為真正的競爭對手都不會倒在筆試上。
面試:前兩三輪面試大部分是VP以下的員工,主要集中在technical question和IBD項目經驗,中英文都有,比如valuation methods/LBO related questions這種普通常規問題,印像比較深的還有:
♦ 介紹你做過的XX項目?如果你是PE,你是否會參與投資這個項目?原因?你會怎麼設計交易結構?
♦ Tell me the debt tranches and schedule in that deal?
♦ How did you recommend A company to B financial sponsor?
♦ How would your previous M&A deals prepare you for an investment career?
♦ ……
後面的面試官越來越少,很多1v1的面試,有些時候甚至是根據MD/ED的空閒時間,臨時約個咖啡廳,我最終加入的這家PE在拿offer前總共面試了8輪。基本要把director/partner都見一遍,到這個階段主要就是behavioral & fit questions
♦ why wonderland?
♦ Why us?
♦ 你還面了哪家公司?為什麼投那家履歷? (這個問題是大坑,不能說沒面其他家,否則顯得自己太慫或者太虛偽;而一旦說有哪家在面,後面的問題就要準備好充分的理由,還不能表達對其他家太傾心…)
♦ 你對嬰幼兒行業的工作機會怎麼看?
每次面試前我都要做十足準備,PE屆有句俗話,投資就是投人,而這些老闆們都是閱人無數,不能耍小聰明。
很感謝我的mentor,身為1st tier PE基金的合夥人,在課程培訓中,充分展示了頂級投資人的行業見解、思維方式,用親身案例詳細拆解PE的投資流程和關鍵要素,這些在我後來的面試中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。
在我向mentor提出找PE工作的想法時,他幫我推薦了兩個基金,不過可能是當時我準備不足,都在面試關止步了。當我面試最終這家基金時,他還抽空跟我通了1個小時電話,分享了這家基金的歷史案例,投資策略、主要打法,合夥人背景,當然,還有很多八卦。所以在我跟MD/Partner介紹我對基金的了解時,他們都驚訝於我的了解和認識,最後面試的主管合夥人在面試結束時對我說,我是他看到的準備最充分的候選人。
兩天后,我收到了HR的offer call。
BankerMentor課程體驗及導師交流
主要的話在剛才都提過了,有幾點小的分享:
a. Private Equity Track的課程設置非常用心,完美的契合了PE基金筆試和麵試的各項要素,對轉大型PE基金很契合
b. 在線直播的課程效果挺好,超出我的預期
c. 毫不誇張的說,即使撇開課程本身的超高水準,明門實業在台資外資業界也是最頂尖的,難以想像BM是如何做到匯集這些top PE高層導師的
最後說一句,PET並不適合VC基金求職的朋友。身邊有些同事想轉VC,希望BM能在堅持現有課程的標準下,未來繼續拓展VC的課程和導師吧